分道扬镳,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业务合作

分道扬镳,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业务合作

虫子 / 2025-04-15转载
标签:汽车

4月15日消息,日前,极星汽车发布公告宣布与星纪魅族签署终止框架协议,终止双方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业务,极星收回中国市场的分销权,这样意味着,极星汽车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。

02.jpg

纵观极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,可以说是相当不顺利。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,极星始终未能摆脱“水土不服”的标签。尽管极星在欧洲有着还算不错的市场表现,在2024年凭借2.7万辆的销量,占据了1.6%的份额,但是在中国市场,目前仅剩极星2和极星4两款车型在售,2025年前两月销量仅119辆,全年突破千辆大关都成问题。

同时,极星在国内市场车型迭代缓慢、定价偏高,很难构建与本土新势力的竞争优势。与此同时,吉利集团内部资源正向极氪、银河等品牌倾斜,极星的战略地位逐渐边缘化。成都工厂关停、极星4停产,以及将生产转移至韩国和美国以规避关税风险等举措,均表明极星已实质性收缩中国业务。

03.jpg

而在星纪魅族这边,其战略调整同样值得关注。2023年,该公司终止芯片业务,裁撤应届生并转向内部转岗分流,标志着其从硬件自研转向生态整合。此后,其重心转向“手机+XR+汽车”三端融合,依托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与吉利汽车深度绑定。

实际上,在吉利集团发布“台州宣言”之后,就可以预计这一次两家分手的结局。自2024年以来,吉利陆续整合银河与LEVC、调整极氪股权结构,目标明确——集中资源打造中高端纯电品牌极氪与大众化市场品牌银河,同时剥离低效资产。

01.jpg

极星作为沃尔沃旗下的高端电动品牌,在欧洲市场尚存增长空间,但在中国缺乏独特定位,退出或是止损最优解。而星纪魅族作为吉利智能生态的关键棋子,需更紧密协同集团主力品牌,而非分散资源于边缘项目。

其实可以预见,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,需要面对这一困境的,不仅仅是极星、吉利,绝大多数正在这个市场中拼杀的车企,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实力,否则都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。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