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700TOPS缩水至500TOPS,英伟达THOR芯片倒逼国产新势力搞自研?

从700TOPS缩水至500TOPS,英伟达THOR芯片倒逼国产新势力搞自研?

中环吴彦祖 / 2025-07-23转载
标签:汽车

还记得2022年,英伟达黄仁勋对外宣布的那颗“算力怪兽”THOR芯片吗?

它拥有2000TOPS算力,单颗芯片集成六大域控制功能,预计2024年量产。发布的一瞬间,就被各家车企的智驾部门盯上,订单拿到手软。

d4f3c49b523e75abb5551da2d59514d5.jpg

但是,三年后的今天,残酷现实摆在面前:援引自36氪的消息,这款芯片量产时间三度跳票至2025年中,性能从2000TOPS缩水至不足500TOPS,当初排队签约的车企们,正陷入集体战略困境。

采用Blackwell架构的THOR,在台积电4nm产线上遭遇裸晶连接设计缺陷,导致良率低迷与散热效率低下两大顽疾。更棘手的是,由于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禁令的限制,英伟达不得不主动阉割性能,算力被进一步阉割。

aa942966418c4dbfa2249fb03f94b613.jpg

一位新势力产品负责人的抱怨颇具代表性:“THOR到现在还没确定量产时间,2026年能见到就不错了”。这种技术信任危机,正在动摇英伟达与中国车企长期合作的根基。

006l9RJHgy1hxch10ntkoj33402c0hdu.jpg

不过,中国车企已经走上了自研这条路。小鹏汽车最为典型——其2025年战略车型原计划搭载THOR,如今被迫搁置计划,紧急加速自研“图灵”芯片量产,已经在G7车型量产装车。蔚来与理想同样启动“B计划”。蔚来旗舰ET9已搭载自研神玑NX9031芯片,两颗自研芯片性能超越四颗Orin-X;理想则秘密研发“舒马赫”芯片。

4e07658465e95cb8f57e45492cfc290e.jpg

这么搞下去,车企对英伟达的信任越来越低,而对自研芯片的热情高涨,以后大概率就要抛弃供应商,走纯粹的自研这条路了。

 不过也好,辅助驾驶芯片领域,英伟达一家独大的情况,确实需要改变了。

 



发表评论